9月26日,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分论坛暨无为市第二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论坛在无为市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指导,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安徽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江苏省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浙江省食品学会、上海市食品学会、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无为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有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殷宗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丁钢强,安徽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佐才,芜湖市政府领导,安徽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领导,长三角地区食品学会领导,无为市人民政府领导,安徽省食品高校院所的专家,无为市及全国多地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代表等。本次论坛以“科技赋能绿色食品,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学界及产业界的权威专家与行业代表共计260余人,共同为绿色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论坛开幕式上,受无为市委书记匡健委托,无为市委副书记、市长束晓伟代表无为市委、市政府致欢迎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丁钢强,安徽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佐才,芜湖市政协副主席古大海分别发表讲话,开幕式由无为市委副书记刘美胜主持。
束晓伟在欢迎辞中首先代表无为市委、市政府,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致以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致以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近年来,无为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精心培育,依托三只松鼠等行业龙头,高标准打造健康食品产业园,组建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让绿色成为产业发展的鲜明底色,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无为将通过此次绿色食品论坛,加强与院士、专家对接,强化与长三角食品企业合作,进一步推动食品科技成果在无为落地转化。
丁钢强在讲话中高度肯定无为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速度。他表示,无为已形成坚果休闲、肉禽加工、特色水产等多元发展的产业生态。无为绿色食品产业园的快速发展,正是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携手推进食品科技进步,共同谱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王佐才在讲话中表示,本次论坛是赋能产业的重要举措,希望充分运用和借鉴本次论坛的成果,借势发力、乘势而上,把论坛学术成果转化为面向企业,面向产业的可落地可应用的科技成果,为赋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古大海在讲话中表示,经过多年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为无为市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广阔,机遇挑战并存。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加强学会、政府、高校院所、绿色食品企业之间的联系,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瞄准前沿科学、突破核心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开幕式上,安徽省绿色食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无为市政府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合肥师范学院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无为市绿色食品领军企业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惠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马恒兴板鸭有限公司等8家绿色食品企业分别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进行了技术合作签约。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无为市绿色食品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注入了源动力,为无为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保障,将极大地促进无为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壮大。

论坛上,丁钢强、王锡昌、田师一三位专家,分别围绕合理膳食助力食品产业发展、长三角水产食品研发、味觉感官细胞模型构建主题作了高水平报告。随后,卢瑛、王储炎、李姝、潘真清、周辉五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水产、果蔬等五个具体领域发布了最新科技成果。

为加快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搭建开放式服务平台,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专家企业家对接座谈会,共设置坚果休闲、水产虾蟹、蓝莓果蔬、稻米粮油、畜禽肉类等5个绿色食品专场。无为市51家绿色食品企业与84名高校院所专家教授、38名嘉宾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技术合作、供需合作洽谈,达成了多项合作成果。

坚果休闲专场

水产虾蟹专场

蓝莓果蔬专场

稻米粮油专场

畜禽肉类专场
民以食为天,食以绿为优,绿色食品产业是守护民生的“幸福产业”,更是践行“两山”理念、拥抱消费升级的“朝阳赛道”。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继2022年无为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后,当地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以此为契机,安徽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将持续推动无为市龙头企业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并重点帮扶无为市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通过“科创安徽”等平台优势,全力赋能企业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为无为市绿色食品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图/文 袁晶晶
